
核心价值观种子,青少年心中生根
2015-06-02 2098
来源:《厦门日报》,记者:吴晓菁 通讯员:曾琴 黄晓榕
“文明伴我成长的路上走,我用微笑和世界交流,春风里的童话讲述着感动,幸福是结尾,快乐是开头。”一曲童声的《核心价值记心间》,伴随着孩子们的活力演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5月29日,在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铁路公园边的一个小广场上,一场生动的社区文艺广场活动拉开了思明区开元街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活动的序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枯燥晦涩的理论性宣传,却让开元街道的社区居民演绎得精彩纷呈。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的青少年专场,这次活动的所有节目都围绕青少年进行安排。
这是一场居民为青少年准备的“思想盛宴”。不仅有树人幼儿园精心编排的《核心价值记心间》开场舞蹈,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也带来了群众相声、乐器合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节目里。活动吸引了不少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驻足欣赏。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居民、大党委单位的大力支持,不少大党委单位派出了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现场不仅有“爱心蛋糕”、“爱心饮料”传递温情,万寿宾馆、万千世界商城还举行“我有一个梦想”圆梦助学活动,为辖区十余名困难孩子提供了爱心助学金。
开元街道一直坚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入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比如,邀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厦门”市民宣讲团走进街道、举办“经典文献讲读会”、为社区工作者启动“增能驿站”、举办“关爱环卫工人共建幸福思明”暑期夏令营等。
“我们希望这次活动能激发青少年的热情,让青少年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时尚。”开元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白丽城说,这次主题活动以社区文艺广场的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同时也很好地结合了习总书记对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灵里,铭刻在脑子里,让青少年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累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花絮
核心价值观“24字”
幼儿园孩子也会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幼儿园小朋友甘诗琪参与了开场节目《核心价值记心间》的演出。虽然年纪小小,但背起核心价值观的“24字”,甘诗琪却毫不怯场,一口气背了下来。
“挺好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得到更加深刻的领悟,平时我们在家里自己教,什么是友善,什么是诚信,都一知半解的,通过演出的形式,可以让他们有更加具体的认识。”看着女儿在台上的演出,妈妈高女士连连点赞道。
高女士说,虽然孩子们年纪还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能理解不是那么透彻,但是,他们从小背诵熟记24个字,在成长中慢慢品味、领会,日积月累,就能在习惯养成中,持续传递正能量。
分享爱心蛋糕
邻里亲情涌动
当日下午,观看演出的居民群众不仅享受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思想盛宴”,还分享着浓浓的邻里亲情。爱心企业还为大家送来了爱心蛋糕和饮料。
巧克力的、水果的、奶油的……各种制作精美的蛋糕出现在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关注。制作爱心蛋糕的是万寿宾馆的糕点师傅和志愿者们。为了让居民们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蛋糕,大家提前一天就在忙碌了。
“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能够为社区居民服务,我们也很开心,奉献他人,也是提升自己。”万寿宾馆工作人员赵艳林说。这位年轻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因为爱上厦门的美而留在了这座城市。她说,“厦门是个很文明的城市,这里温馨、卫生、安静,我也一直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只要是社区有组织志愿服务,我都很乐意参加。”
知识竞猜环节
居民对答如流
陈素藩是一位退休老师。在阳台山社区已经住了近20年了。当日下午,她循着声音来到现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在“知识竞猜”环节,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都难不住陈素藩,她对答如流。
“这些题目我都会。”陈素藩说,退休以后,她就到阳台山社区的“社区学堂”做志愿者,教孩子读书识字,有空的时候还参与社区的老人巡逻队,为社区平安出力。
看到孩子们在这场活动中踊跃参与,陈素藩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的好平台,让孩子们都来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很好,特别是有爱心人士的参与,更是让我感动。”
据悉,作为全国形势政策宣传示范点,阳台山社区也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宣传的主要课题,运用更多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基层,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预告
“开元学堂”本月启动
欢迎居民来“充电”
开元街道创新理论宣传又有新招。6月中旬,位于开元街道文化站4楼的“开元学堂”正式开讲,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充电站”。
开元讲古、音乐分享会、养生讲座……丰富多彩的授课、讲座将在“开元学堂”轮番上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将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宣传变得生动活泼,使理论宣传极具吸引力、感染力。
居民群众还将成为“开元学堂”的主角。开元街道召集了辖区内的专业人才,组成街道的南音社。值得一提的是,开元街道许金桔老人把口口相传的南音曲调“翻译”成现代人可以弹奏的箫品谱,也就是五线谱,培养了多名年轻的南音演奏者。接下来,开元街道还将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南音社的队伍,让南音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此外,开元街道大党委成员单位——厦门爱乐乐团党支部也将进驻“开元学堂”,让“高大上”的交响乐走进社区,走近居民,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