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好家风成为核心价值推进的“火车头”
2015-04-23 3431 cp
从文化传统角度看,“好家训好家风”传承历史,积淀文明,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一种精神记忆,一种精神纽带,其价值观已成为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当代价值视角看,“好家训好家风”价值观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包容谦和的思维方式,既贴近时代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是良好乡风民俗的自然再现。以“好家训好家风”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找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大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重点“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又要面向全社会。如何面向全社会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则需要打造一条从家风向社会风气延续的工作机制,需要不断拓展家风内涵,形成家训家风建设与村风村训建设、校风校训建设、行风行规建设,以及社会风气提升的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的机制。为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过过程中,需要构建“两位一体”的动力机制。
一是通过家训家风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动力。要实现这个推动力,需要从二个方面下功夫。其一,方法助推力。 家训家风建设需要融入时代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融入家庭教育中去,两者最好的结合在于教育方式方法的结合: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家庭成员的良好成长奠定人格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把它落小、落细到家庭教育层面,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社会基石。其二,文化推动力。家训家风的内容中蕴含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基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同样包含了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因而,从文化角度来看,二者都凝结着人类文明成果、反映了时代精神,是科学和先进的力量,富有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这种文化基因在实践中产生,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
二是通过家训家风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家训家风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认同。通常,好的家训家风在形成过程中有好的家庭榜样的言传身教,容易形成巨大吸引力,从而不断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安徽合肥的包拯家训,就为后世树立了“为官不得贪腐”的正确人生观,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在这个意义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利用家训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塑造典型,弘扬榜样,树立社会价值评判的标杆;需要倡导民众进一步结合自身家训家风特点,融入价值观要求,需要契合时代精神,勇于“晒”出家训、“亮”出家风,形成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通过家训家风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作者:苏安石,转载自“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wmpl_pd/yczl/201504/t20150422_25727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