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届“启功教师奖”评选,拟打造教师终身成就奖

 2015-09-11       1747       

(声明:本资料转载于光明网,原始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9月8日电(记者靳晓燕通讯员郭茜)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首届启功教师奖8日揭晓,颁奖大会当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老少边穷岛,在我国县及县以下地区基础教育一线从教30年以上并作出突出贡献的10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
  首届启功教师奖将目光聚集在中西部地区,覆盖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基础教育领域,首届获奖教师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小学教师斯日古楞;贵州省盘县响水镇中学教师左相平;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乡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小学教师汪昌祥;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教师王金花;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中学张祖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一牧场中心小学达芳;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中心幼儿园清凉分园秦翠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小学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完全小学琼色。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天柱山学校教师王小红、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中学教师邓先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乡老鸦小学教师吕转芳等10名教师获得启功教师奖提名奖。
  “启功教师奖”以北京师范大学已故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命名,以此弘扬启功先生所倡导和践行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精神。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名启功奖获奖教师,每人奖励50万元人民币;另评选出10名启功教师奖提名奖教师,每人奖励10万元人民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为“启功教师奖”揭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出席颁奖大会并致辞。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陶西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伟,福建祥兴集团总裁、启功教师奖捐资人薛行远,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香港华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杰出校友邱季端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袁贵仁高度评价启功教师奖的深远意义。他说,教育是全社会投入、全民参与的大工程。启功教师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汇聚社会力量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实践。启功教师奖是一盏明灯,将会激励更多乡村教师终身从教、不断攀登,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奉献教育。启功教师奖是一面旗帜,将
  会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教育、关注教师,引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启功教师奖是一块试验田,开辟了高校和中央媒体携手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共担教育责任的全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在致辞中强调:“‘启功教师奖’是中国第一个由高校与新闻媒体发起设立、面向全国教师的奖项。通过评选,使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了‘四有’好老师的精神内涵。”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指出:“光明日报运用自身品牌和优势,在抓好宣传报道上持续发力。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开辟了专栏,刊发了多篇长年扎根乡村教师事迹报道、志愿者采访调研手记和多幅照片。‘启功教师奖’评选活动已然成为今年教师节的一大热点和亮点,我们将把这一活动打造成乡村教师终身成就的重要奖项,为乡村教育发展注人源源不断的动力。”
颁奖大会上,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烛光行动”计划同时启动,10所师范大学将与10位获奖教师所在县政府签署“教师志愿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
外一篇——
首届“启功教师奖”评选综述:他们,为民族未来而教
斯日古楞、左相平、张有国、汪昌祥、王金花、张祖安、达芳、秦翠英、石兰松、琼色……一个个日复一日教书育人的平凡故事,生动起来,如同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感知、传播、发扬。
  诚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启功教师奖”是一盏明灯,将会激励更多乡村教师终身从教、不断攀登,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奉献教育。“启功教师奖”是一面旗帜,将会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教育、关注教师,引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启功教师奖”是一块试验田,开辟了高校和中央媒体携手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共担教育责任的全新模式。
  用撼动人心的乡村教师的人生追求和情怀,弘扬、见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社会进步,为了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为了乡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们的信念与使命,更是我们扎实的行动。
  5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启动“启功教师奖”评选活动。随后,北师大师生志愿调研团队与本报记者一道,分赴候选人所在地实地调研,对候选人进行资格确认,考察调研候选人扎根老少边穷地区潜心育人的事迹。本报精心策划、开设了《“启功教师奖”评选·调研手记》栏目,刊发师生及记者撰写的调研手记,展现“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
  于是,人们清晰地感知到首届“启功教师奖”三个突出的特点: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遴选标准,切实让“四有”好老师成为身边可亲可感的榜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典范,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以寓教于评的方式教育师生,引领社会。“启功教师奖”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与寻找入选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18支师生志愿服务团,师生们赴基层一线参与调研工作,广大师生在实地调研采访过程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与光明日报社通过与“启功教师奖”入选教师学校搭建长期帮扶互助平台、持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形成中国农村教师系列调查报告、撰写中国基层教育政策咨询报告等方式,持续深入支持乡村教师职业提升与乡村教育发展。
  为着那份荣誉,担当和责任,筛选出真正符合“启功教师奖”价值标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乡村教师人选,并将这个奖项打造成乡村教师终身成就重要奖项,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努力着。
  今天,我们足以欣慰——在亮闪闪的奖杯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形象,他们风趣、自信、乐观、刚毅、坚韧。他们与中国农村学生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选择在最艰苦的大地扎根,他们坚守在三尺讲台,引领孩子走向缤纷的世界,他们甘愿燃烧自我,释放出不息的智慧之光。为终生从教的“四有”好老师树碑立传,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教师,他们为民族未来而教,我们为他们颂歌。(光明日报北京9月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