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大关键词
2016-05-17 0 admin
【小编说】
教育改革一直是民生关注之重,小到个人发展,大到社会转型都与之息息相关。教育改革到底改在哪?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把握时代脉搏的十大教育关键词,带你解读2016年的中国教育改革。
.jpg)
关键词一:教育发展新常态
教育发展阶段新常态,是指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二: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指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并逐步打破原有的单一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使我国的教育更贴近学生的个性需求,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jpg)
关键词三: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理念与机制,是指以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为特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养提高。
关键词四:协调教育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教育是一种良性或理想的教育发展状态。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教育类型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投入与教育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五: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指一种教育发展理念与机制,一方面指绿色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倡教育要追求教育质量的“绿色”,不能“唯分数论”,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指注重生态教育,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绿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是由“重教到重学”,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特别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培养。
.jpg)
关键词六: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就是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国际化。它一方面是指奉行互利共赢的教育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另一方面是指坚持对民间开放,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简政放权”给第三方教育机构,推动教育高水平、高品质的发展。
.jpg)
关键词七:共享教育
共享教育是指要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精准扶贫,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旺盛的需求和对多样化教育的迫切渴望,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教育。
.jpg)
关键词八: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教育质量”这个关键词在未来会成为“热词”,并不在其本身的定义,而是由当前教育发展的阶段和趋势所决定的。
关键词九: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其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育形式。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jpg)
关键词十:教育法治
教育法治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王思嘉
审核:陈鹏